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文化部长孙家正在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发表日期:2009/2/24 10:20:11   阅读:3244次

                                         

 



 

文化部长 孙家正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世界运河名城的市长们首次聚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在流淌着千年文明的中国大运河畔,举办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和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共同来讨论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共同推动运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聚会。
  自然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工的运河则是人类文明的杰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能够与长城并列的伟大创举,我认为就是大运河了。开凿运河的初衷,常常是出于经济、军事上的考虑,运河也确实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运河的文化意义。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人民开掘了许多规模不等的运河,运河沿岸的城市更是举不胜举。这些城市与运河的关系,可以说是血脉相连。我们聚会的扬州与她身旁的这条运河就是在公元前486年同时诞生的。七年之后,扬州将迎来建城和运河开凿2500周年的盛大纪念,近2500年间,扬州这座城市与运河同生共长,兴衰与共,扬州人满怀深情地把运河称为自己的母亲河。我未曾系统地研究过世界其他运河与其城市的关系,不太清楚它们与城市的出现,哪些在先,哪些在后。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运河毫无例外地养育了沿河的城市。千百年来,运河在航运、灌溉、给水、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运河给区域和国家带来巨大利益,特别是促进了沿河城市的发展繁荣,同时,运河还催生和哺育了一批新兴的城市。运河沿岸的城市及其民众与运河世代相伴,朝夕相处,密不可分。运河之水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之中。因此,可以说,运河对于她身边的这些城市,不是生母,便是乳娘。
  城市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地方,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市长是受市民委托来管理城市的,作为城市的托管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运河城市的市长要想为市民营造一个形神兼备的城市家园,在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时候,当然离不开城市与运河关系的深刻认识,离不开对于城市精神的自觉培育。
  运河不仅哺育了沿河的城市,也赋予了这些城市一种独特的精神和气质,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自己特有的城市精神。由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城市的精神,自然会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既然同为运河城市,有些方面必然会有共通之处,有所感受和启迪,我想也许会引起共鸣。
  尊重历史、饮水思源的感恩情结。运河城市的人民对于运河总是一往情深。运河给人们以一种深刻的历史感。面对运河,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先民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情景。近2500年前,吴王夫差领导吴国人民开挖邗沟,建造邗城,邗沟是大运河的发端,邗城是扬州城的前身。夫差其人在中国历史上受到的批评甚多,后来在吴越战争中,国破身亡。但扬州人始终没有忘记他对于扬州和运河的初创之功。还有西汉的吴王刘濞,东拓运河入海,发展盐业,使扬州开始走向鼎盛,刘濞后因发动七国之乱被杀。但他与夫差至今仍端坐在扬州运河畔的大王庙里受人祭拜。庙前有副对联:曾将恩威遗德泽,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对于大运河,真正称得上功勋卓著的,应推隋炀帝。这是一个被历史以过掩功的典型人物。历史现象及其评判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于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人,人们总不会忘记的。何况,一切历史伟大成就的创造,其主体都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百姓。荀子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文物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我们与遥远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也是我们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我们应该永远保持对于历史的尊重和思考,对于祖先的缅怀和感恩。以这样一种情怀,我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去珍惜、呵护运河,珍惜、呵护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运河城市人民已经拥有了这份情感和精神,我们需要珍藏这份情感,弘扬这样的精神。
  善于沟通、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文化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就是沟通。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的愿望,便不会有文化的诞生。这一点,运河与文化极其相似。运河的本质也是沟通。夫差开挖邗沟,沟通了江淮,大运河的最终完成,从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几乎所有自然的河流都是由西向东,注入大海,唯有大运河横贯南北,把诸多水系,以及北方与南方、京城与地方沟通联系起来。世界所有的运河情况不一,但其沟通功能莫不如此。比如,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沟通是运河的本质特征,也是运河城市应有的城市精神。运河联系着江河湖海,河面上船帆如云,川流不息。生活在运河之畔的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胸怀便会变得开阔博大。他们会渐渐明白,身外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远处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其实与自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希望自己有着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把良好的祝愿寄予他人。我们应该弘扬这种善于沟通、包容开放、关爱他人的精神。
  永不停息、不断更新的创造精神。我们身边的这条运河是古老的,2000多年前它就已经存在了,维系运河之水不断流淌的堤岸好像是凝固的,其实,它也在变化着,特别是运河当中的水,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是不一样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们难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说,我们身边的运河是古老的,我们身边的运河又永远是年轻的,它不断地生长着、发展着、前进着。运河赋予我们一种不断求新的精神。传统是我们前进的根基,我们应该维护这个根基,但是维护着和发展着这个根基最好的就是不断地创新。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互动感应、友好相处的和谐精神。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往往是自然的奴隶,人们在努力地改造自然,以适应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似乎变得越来越狂妄起来,“征服自然”的企图鼓动、引诱人类做出许多损害自然、危及自身的蠢事。而运河则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光辉的典范。运河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这种改造和利用只是因势利导地把业已存在的海洋、湖泊、河流用人工的方式连接起来,以造福人类。开掘运河的创举并未堕入征服自然的妄想之中。实际上,人工的运河随着历史的发展已融入了自然,最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了。改造自然,但不损害自然,利用自然,同时又保护自然,这应该是我们运河城市的一种精神。运河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财富;同时,它滋养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丰富的情感;它又启迪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去思考城市的发展中将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让我们有智慧、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我们生活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我预祝在座的各位市长所领导的城市能够欣欣向荣地发展,同时又永远保持自己特有的迷人的魅力。
  谢谢大家!
  (2007年9月26日)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