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展示武威特色风貌——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保护和开发
发表日期:2009/2/24 9:25:31   阅读:3015次

                                          甘肃省武威市建设委员会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古称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地位。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河西,击匈奴,获大胜,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这里自古就是“人烟扑地桑拓绸”的富饶之地。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193.45万,城市化水平33%,城市建成区面积24.64平方公里。武威文化繁荣,古迹众多,在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5处。有“陇右学宫之冠”美称的武威文庙、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罗什寺、出土稀世珍品,被我国定为旅游标志——铜奔马的雷台汉墓、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凉州白塔寺、全国影响较大的西夏碑。武威是五凉古都所在地和五凉文化的发源地。武威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三国谋士贾诩、中唐边塞诗人李益、清代学者张澍等出自武威,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光彩。众多的名胜古迹,灿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1986年12月,武威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撤地设市以来,武威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武威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生活环境舒适优美、风貌个性鲜明、文化品位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地区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武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名城历史文脉得到延续,探索出了一条在加快发展中如何保护历史名城的发展之路。
    一、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历程
    武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秦以前,属西戎、乌孙、月氏活动地区,秦末至汉初为匈奴休屠王辖地。在匈奴统治时期,修筑了一座姑臧城,这是武威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21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大获全胜,控制了河西地区,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三国时凉州上升为十三州之一,统领河西五郡,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政权曾建都于此。前凉政权在此建都后,陆续扩大城池,在原旧城周围修建了四厢城,长宽各千步。之后,又曾增修二城,成为七城。七城规模一直保持到隋唐时期。隋唐至清,先后为郡、府、州、卫驻地,史书称其为“河西都会”。民国时,分别为甘凉道、督察区、专员公署所在地。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历史上曾是封建王朝的都城,因而在城市建设注重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走向和建筑的古朴、淳厚。城市布局发展成为今天“棋盘”状格局,形成北方城市简洁、明快的特点。经历了上千年的社会变迁,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环境,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解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是每个历史文化名城所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措施
    (一)以规划为先导,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利用。2001年撤地设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就把城市规划做为管理城市的龙头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手段,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武威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了专门规划。将武威历史文化名城共划分为六个历史风貌保护区,进行了有重点的保护和一定空间的控制,使之形成保护区之间有一定联系的空中视廊。为了从城市的全面和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工作,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有风貌。2003年,又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威市历史保护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武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立了完整的保护体系,从不同层面上对古城的保护作出了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控制。
    1.文庙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以文庙为主体,强调现文庙的布局结构,结合新建的西夏博物馆和既将建成的东汉博物馆,恢复文庙的历史风貌及作为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的地位,开辟了停车场及文庙广场。
    2.古钟楼风貌保护区。重点保护古钟楼及大云寺建筑群,积极改造周围黄土民居,与罗什寺塔遥相呼应。
    3.罗什寺塔风貌保护区。以罗什寺塔为中心,恢复寺院建设,改造周围环境,传承文明,突出佛教文化传统特征,成为具有西北特色的文化集中地区。
    4.南门风貌保护区。在原城墙残垣基础上修复古城门楼,使其成为展示武威历史名城的窗口,开辟南门广场,与文化广场、罗什寺塔共同形成城市文化空中视廊或空间轴。
    5.黄土民居风貌保护区。集中于文庙北部及古钟楼周边的连续地区,在适当整治的基础上实行全面保护,目前保护工程正在实施之中。
    6.雷台汉墓历史遗迹风貌保护区。以雷台汉墓为主体,正确处理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关系,以保护为重点,规划开辟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商业文化为主的雷台景区。
    (二)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对现状土地使用的合理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院落,从而更好地保护城市的整体风貌;二是调整文庙及古钟楼等重要文物点周边的用地,在保护区外围做好车行交通的疏导,降低街区内人口密度,在减低居住用地面积、改善居住条件的基础上,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的数量和档次;三是结合文物古迹保护,在注重原有风貌和格局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公共空间和公共绿地的面积,改善古建筑群与整个街区的景观和空间环境;四是结合现状拆迁用地集中的情况,化整为零,规划新增小型分散绿地,全方位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保护区与过渡区和谐有序。
    (三)加强领导,保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合理开发的顺利实施。一是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执法力度,对破坏城市文化风貌古迹的单位和个人均严肃追究其责任。有关执法部门如建委、规划局、文化局、文物局等明确职责分工,对任何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风貌的人与事均严格执法,据理力争,以维护名城保护规划的权威性。同时,在经费、人力上予以支持。二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是全新的长期任务,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切实加强对名城保护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名城保护规划委员会,对涉及名城保护和城市风貌保护的项目课题进行调研、规划、论证、鉴定、实施监督和撰写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文体著作等工作,以提高武威的文化品位和名城形象。
    (四)雪依靠科技进步,引导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重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安装了防盗、防火等设施,有效地保护了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五)雪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保护开发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一是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卫生城市的“创卫”活动,如:组建“红领巾”交通岗、执法单包街、义务监督员、城建“110”等,通过这些活动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强化了市容管理和环卫保洁,保护了历史文化名城良好形象;二是开展“住在武威、热爱武威、建设武威”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了市民的名城保护意识,遏制破坏、损毁文物古迹行为,把保护名城变成市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新建了城市日供水八万吨水厂和管网工程项目、日处理九万吨污水工程项目和十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及六个广场、二十六条道路改造新建项目等,随着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建成,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有效地改善了名城基础设施和环境污染问题。
    (六)雪整修历史遗迹,还原历史风貌。一是有效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原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凉州白塔寺,1992年9月,国务院发表《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白皮书》,其中凿证西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举世瞩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市于2001年5月正式开工修复白塔寺,除完成萨班灵骨塔加固维护工程和复原萨班灵骨塔工程外,修建了大小塔100座、白塔寺遗址陈列馆、白塔寺牌坊。白塔寺这一湮没数百年的名刹,渐渐恢复了昔日风采。二是有效保护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石窟的鼻祖——天梯山石窟。近几年我市积极争取立项保护,修建了大坝围堰、天梯山文物陈列馆,集中整治了周边环境,达到了保护效果。
    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我们力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把武威众多的文物古迹串联起来,充分展示了古城武威的个性和它特有的魅力、生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徜徉其间,留连忘返,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启示
    (一)切实提高对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性的认识。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们保护好、继承好,并向全世界展示其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
    (二)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名城保护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要在规划中重点突出名城的保护,制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并注重空间视廊保护,明确保护范围,区域及周边地域开发强度和建筑风貌,使之个性特色协调,空间布局有序,审批程序完善,才是保护名城的有效途径。
    (三)进一步制定名城保护的配套法规。建议建立和完善历史名城保护法规,各名城应制定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保护条例或具体规定。使名城保护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转变,并研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物古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对历史文化名城既要重点保护,又要适度整治,合理利用,更要展示提高。
    (五)广泛开展对外宣传。要把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积淀内涵、个性特色积极地宣传出去,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名城,认识名城,保护名城。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名城流动、聚集,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固有的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哲人说过:“只有特色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属于世界的。”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