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徐卫国
发表日期:2009/1/21 11:47:59   阅读:2155次

    徐卫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期从事建筑创作实践和中国建筑问题研究。1961年生,1986年留校工作至今。1989-1990年曾在日本著名建筑师村野藤吾建筑事务所工作。此后曾多次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新加坡、马来西利、香港等地学术交流及建筑考察。出版专著《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发表论文40余篇,建筑设计主要作品有:黄歧剧院;清华科技园创业大厦;国家大剧院国际设计竞赛方案;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方案;三峡水电站厂房设计研究四川绵阳新益大厦;北京前门文化体育用品商店;天津大港发电厂办公楼,北京天和人家住宅;铁道部党校;天津杰麦中国总部办公楼;和安花园;山东三力集团总部办公楼;清华大学北区学生公寓等。

徐卫国:中国当代建筑几种设计倾向

    经济发展和城市大量建设,给建筑师提供了无穷的设计机会。改革开放以来,虽不能说中国建筑界形成了设计流派,但近20年的建筑实践,建筑设计思想的倾向性还是明显的,出现了这样几种倾向。
    1、民族形式的设计不是新生事物,它是历史上传统复兴思想的延续,由于建造的不经济性和施工的不合理性,以及新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体量的巨增等因素,"民族形式"的设计显现出不适应性。
    2、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现代主义"设计像开闸的洪水,迅猛发展,遍地生根,许多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这一实用经济的设计思想仍将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量建筑设计的基础。  
    3、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4、新西洋建筑开始出现,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形式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志,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
  5、"乡土设计"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这一倾向试图留住地域文化的根,但在追寻地方性的同时逐渐失去地方性。
  6、智能化设计己有萌芽。随着高科技成果的不断出现,人们将完全进入全信息社会,高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xt世纪建筑的主流。
  20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中国建筑尽管处在方兴未艾向成熟阶段发展时期,但20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同样较大程度表现出对历史传统情有独钟。
  21世纪的建筑革命将以与高科技成果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彻底否定20世纪末开始并发展的怀旧倾向;建筑设计思想向宏观及微观延伸,建筑师不仅更多地重视建筑的社会影响,建筑对生态的保护以及建筑对人类生存的制约,而且更多地注重与人尺度相关的园林及室内环境的设计;建筑形式走向怪诞及平庸两个极端,形式的平庸是因为人们更多地重视建筑的软体和空间,形式可能像微机壳一样简单,形式的怪诞是因为建筑艺术为寻求存在的理由而故意创造神秘性,试图通过怪异的造型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注目。因而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的必然,但经过一段实践,像20世纪现代建筑一样,产生种种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实质性的接触减少,建筑师又将致力于向给人们提供会面场所的建筑努力,由此又将形成智能化设计之后的建筑设计思潮。
  历史似乎在重复,但内容和本质发生了变化。20世纪是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时代,现代建筑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21世纪将是人们尽情享受信息革命成果的时代,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在这片水清木华的土地上

  清华大学建校历史在我国著名高校中虽然不是最久远的,但清哈校园的历史却是最悠久的.这片水清木华的土地历经多次规划和扩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和国家栋梁。
一所大学的综合水平取决于学生质量、科研成果、师资水平、学校声誉、教学设备、学校风气等等。然而,校园及建筑却是该大学的物化形态,它将其他诸多因素凝固在一起,形成该学校特定的概念和形象标志。清华之所以能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及治学作风,之所以能在人们眼里具有无穷的魅力,原因之一是校园及建筑凝聚了可贵的精神,留住了优良的学风,沉淀了深厚的文化。
  清华校园建筑的历史,是中国建筑发展历史的缩影,是一本20世纪中国建筑史的史书,凝结了中国近、当代建筑设计的种种思想和风格,留下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创作足迹。清华园的前身是熙春园,清华大学校园的建设便是以这组中国古典式园林建筑为基础。1840年起,在折衷主义思想指导下,带有复古倾向的西洋建筑是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清华学堂、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这类由西方建筑师带到中国的建筑,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真实写照。清华校园里的生物馆、化学馆、明斋以及天文台等属于"艺术装饰风格",俗称"老摩登",是近代建筑史上与复古主义思想相对立的另一种主流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思想的产物,它们简洁的立面造型,合理的内部功能代表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建国初期,由苏联专家带到中国来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等对中国建筑的创作方向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清华校园内学生宿舍1-4号楼采用了大屋顶的建筑形式,是对梁思诚先生"民族形式"创作思想的准确注解。校园内另一幢庄严雄伟的主楼建筑则在反对复古、学习苏联的社会背景下,带着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群的身影,构成了清华校园东部新区的中心形象。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中国建筑师也面对着纷繁的西方建筑设计思潮,逐步找到了自我。文脉主义建筑思想是被普遍接受的设计理论,而这一理论最有力的实践作品是清华建筑系关肇邺先生设计的清华校园内的图书馆扩建工程,建筑师以"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为原则,取得了新建图书馆与原有旧馆和谐统一的完美效果。
  今天,人类即将进入新的世纪。清华校园必须不停地记载21世纪中国建筑的历史,并将成为清华大学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进程的历史见证。

面对"外来和尚"的正确态度——《外国建筑师中国作品选》读后感

  文革十年,中国建筑师队濒临解体,大专院校取消了建筑学业,建筑行业几乎否定建筑设计专业存在的必要性,正当中国建筑师及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师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疑惑担忧的时候,80年你经济的快速发展突然把久已将专业技能搁置一边的建筑师们推到建筑行业的最前沿,要求他们设计出"最现代化的"、"二十年不落后的"中国建筑,于是,建筑师队伍犹如一针强心剂,人人被激活了,从此开始了一场没有休止、疲惫不堪的设计战争。

  当进入80年代时就已是建筑师的这些人正兴致勃勃为再次看到光辉的职业前景而奋发拼搏时,不知不觉地,他们发现身边多了不少在建筑设计上颇具特色的青年人, 这是因为文革后毕业于建筑学专业的青年建筑师成熟了。接着,在某些项目的投票标或竞赛中,他们又发现来了许多英文名片的外国建筑师,这是因为来自西方的建筑师,有的甚至是来自于刚刚有机会设计过几个建筑的地区或国家的建筑师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都削尖了脑袋想来咬一口肥肉。  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上述几种建筑师人群历经了沧桑,饱尝酸甜苦辣,留下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建筑足迹。由刘尔明、羿风主编的《外国的建筑师中国作品选》正是试图通过作品介绍反映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状况。《作品选》收集了17个国外建筑事务所所57个作品,通过平面、剖面、透视、草图及实物照片,对这些已建成的作品或设计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尽管在作品听选择上带有一定局限性,应该说《作品选》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
  从《作品选》可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从业的外国建筑师其成份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不乏领导世界建筑新潮流的明星建筑师,比如具有前探索精神、独具原创性、被誉为后现代主义代表的迈克,格雷夫斯建筑师事务所,比如高技派新现代主义代表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再比如专注于建筑生态设计研究T,R,汉沙及扬建筑师事务所等等,出于一惯的职业准则和设计信仰,他们在中国的作品反映了他们的设计水平。〈〈作品选〉〉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少商业性设计机构设计的作品,这些设计机构主要以获取项目及营利主要目的,他们的作品则表现出极一般的设计水平。目前在中国从业的外国建筑师中还存在着一批设计水平低下,设计作风粗糙潦草,纯粹想借一张洋脸或洋护照来赚钱的外国建筑师,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设计质量起到极坏的影响。〈〈作品选〉〉中当然不可能选择这样的作品,这就需要读者的阅读本书的同时理解编者的主旨,本书实质上是选择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较好的作品,切不可在实际生活中只要看到是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就误认为都是好东西、我们都要学习。
  90年代,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给上市公司的财富带来指数级的快速增长的缘故,时代的步伐加快了许多,建筑为在今天看来尽管应该列属较古老的行业,但是其设计翻新的速度比过去似乎也加快了不少,尤其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中国,新建筑的出现的确如后的春笋,好的态度的人可能很快就会改变态度了。从这一角度看,靠出书来反映中国建筑的现状或反映另建筑的最优秀作品的做法也有点靠不住了,这是因为出书从收集资料、编辑排版、印刷,直到发行,在这期间优秀的新建筑又足以编一本厚书了。事实上,当我们阅读这本《作品选》时,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优秀作品已绝非书中的这一点点了。因而我们只能把《作品选》中的作品看作80年代以来的部发较好的作品,编者为建筑设计相关人员做了一件阶段性的好事。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