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邢同和
发表日期:2009/1/21 11:45:12   阅读:2394次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兼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邢同和创作室主任,上海世博会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

1939年12月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
1991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1996年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1998年至今任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主持建筑与规划设计50余项,获国家级、市级优秀设计奖19项,共获奖30余次。

主要的获奖成果(市,国家级)
1987年上海"重振雄风优秀改革人才奖"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1994年著名建筑师奖(三江杯)
1995年"上海90年代十大新景观"设计师称号
1995年上海重点建设科技明星
1993、1994、1995年三度荣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奖
1999年上海市建设功臣

  主要的主持设计项目
  上海博物馆 获国家最高奖-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上海市优秀建筑一等奖,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
  上海外滩风景带 获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优秀奖, 上海市90年代十大新景观,1996年全国优秀设计铜奖
  上海烈士陵园 获1996年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提名奖,1997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二等奖
  上海国际购物中心 1994年上海市优秀建筑一等奖,1995年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邢同和设计的上海博物馆被评为“世界城市现代优秀建筑设计奖”。除了邓小平陈列馆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上海外滩风景带,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云纪念馆,鲁迅纪念馆,上海美术馆,国际购物中心(淮海路“伊势丹”),虹桥迎宾馆,华山医院,苏州河改造样段,淮海中路城市景观等。同国外合作设计有:金茂大厦(88层)(美国S.O.M),中银大厦(日本日建),国际网球中心(美国JWDA),科技馆(美国RTKL),仙乐斯大厦(美国 HLW )等。近年来还负责上海“APEC”会议场馆规划与设计,2010年世博会有关规划与申办的前期工作(包括中国方案与后续规划等)。

  邢同和还曾到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美国俄洛岗州立大学作学术报告,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建筑学会作演讲。且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出版专著有《当代中国建筑师邢同和》、邢同和建筑论文集、《邢同和建筑艺术摄影作品集》。并于1999年在香港及上海举办“邢同和建筑设计艺术集粹”展览。

央视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访谈——建筑师邢同和

  缔造未来——张恒专访建筑师邢同和(上)2002年12月6日星期五

  张恒:这个博物馆在外形上它的这个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天圆地方,这体现了我们中国最传统的哲学理念。
  邢同和:中国人一直讲天圆地方的概念,把上下五千年就把这个拉出来,我想天圆地方不是蛮好吗?上面圆、下面方一组合出来不是一个很特别的构成吗?
  张恒:这个方案是您拿出的惟一的方案,还是您当初有几种选择?
  邢同和:最后思考来、思考去,选择了这样一个天圆地方的这样一个(方案)。当时做了很多方案的比较,做过很多比较,但是所有的比较方案里面,我都是追求一个能不能在人民广场当中有具有文化的东西。不是一个玻璃盒子,怎么追求这样一个功能上需要的,又是有我们特色的,又是有中国传统味,又是有现代的,就是一直在这里面琢磨。而且我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几何形体都做过,方的、圆的、贝聿铭先生的三角形的、锥形的都有了。按理我们中国最后做个不类同的很难,最后这个圆跟方组合,倒是世界上没有。
  为了设计上海博物馆,邢同和画过的各种方案连他自己也数不清,这幅最后留下的草稿,连绵不断竟有十米多长。让邢同和欣慰的不仅是外形设计的创新,还有他的关于开放和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在这座宏大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希望这座建筑不仅今天的人们欣赏,后来的人也能接受。
  邢同和:你去看里面没有一个门,没有一个什么规定的路线走,一定让人进去,非常自由地选择。所有的灯光全部是照文物的,人不要照,人就在暗的里面,走过去就可以,让人们在里面选择、研究。看文物是主题,不是我们去管住他,因为他是来欣赏,他是来受到感觉到一种文化的熏陶,你不要给他限制住。他喜欢看这个,他研究陶器的就在那里看,没有人破坏这文物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文物是属于人民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自豪感,他会爱护这个文物的。
  张恒:还是体现了以人为本。
  邢同和:这个主人是人,人在里面活动是主人。你这个设计要适应以人为本,你是开放性的,你不能管头管(尾)管住他,他在里面最自由,最开放的生活是最好的。
  今年63岁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邢同和,被称为同上海建设一起崛起的建筑师。他不仅负责设计了上海几个重点城市规划项目,如外滩风景带、淮海路景观,还有大量的建筑作品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近十年来他的建筑作品获奖20多次。上海博物馆还被授予建筑界最高奖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因为他的年龄,有人也把他划为中国的第三代建筑师。
  邢同和:我始终觉得我在上海是上海发展的见证人,所以我觉得我这个机遇好。因为什么呢?正好碰到改革开放,过去老师没有看到过国际水平怎么样,突然之间发现国际水平这样一段,我就向这方面去努力了。在我们国家的建筑师里头。
  张恒:第一代应该说是没有赶上好的时机,那么第二代是文革耽误了,您正好是第三代,可以说您是最幸运的一代。
  邢同和:我觉得我是两个,一个幸运有机会,第二我觉得我也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因为有时候机会放过了就没有。抓住机会里面可能是很艰苦的,我这工作起来可以说是不分时间的,白天晚上,有时候一下子灵感来了那就通宵不要睡了,马上做。我很多项目,有的在飞机里做的,飞机十几个小时到国外,空在那里睡不着,正好思考,赶快想。
  邢同和现在还担任上海最具实力的建筑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集团的总建筑师。他是整个集团最忙碌的人,各种设计项目他都要参与。他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年轻的建筑师,邢同和希望年轻一代的建筑师能够担负起建设上海未来的责任,不能惧怕失败,要有超前的观念,因为建筑说到底不仅是为今天建造的,更是为明天建造的。
  张恒:有人说建筑实际上它是比建筑师的寿命要长,所以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讲,他的超前意识是很重要的,您个人的原则是什么呢?
  邢同和:我个人认为比较先进的理念,超前一步理念,必须坚持,因为时代在进步,你这不能建筑老是这样发展。我们就可以看看,就改革开放十年,前三年跟最后三年的我们建筑的水平质量也不一样。超前不是说你想象的,很浪漫的,都做一个超前,但是你有一定科学依据,就是说我这个思考的超前一步,我用的构思,我的各方面想象。我有一个作品是超前的,没有接受。
  张恒:什么作品?
  邢同和:当时做了一个聂耳纪念碑,投标是失败了,没有选我这个。
  张恒:是因为没有超前?
  邢同和:因为超前,为什么?我做了一个水平线上,一个池水上,一个小提琴半个小提琴的一个背景,用石头做成半个小提琴。然后做个聂耳的头像放在水里,那么这个水里面的倒影,正好是一个小提琴。水是随着时间时空变化的,风来的时候水根本倒影没有了,暴风雨的时候,这水还有声音,那么这种音乐感马上出来,就联想到聂耳的一生,他经历过平静,经历过暴风雨。那是几年前的事情,那个是在80年代做的,我认为我当时这个思路是很超前的,最后在提琴上面还刻了一个义勇军进行曲的最后一个五线谱,最后一句,“前进、进”。但是当时呢,当时人家觉得你这个做什么,为什么不做聂耳的雕像,应该做个聂耳很像的聂耳全身像,我做那个,是吧。
  张恒:今天您依然觉得这样做是非常好的?
  邢同和:非常好的,我很希望能够造一个这样的,但是超前不一定都能实现,还要各方面因素。建筑师不像写文学的人,他写出来的东西你不要看,我还是写了,我这个没办法,要人家接受,要人家造出来。
  张恒:既要有超前的意识,同时你的超前意识,还需要被别人接受?
  邢同和:对,往往有的人讲招投标现在竞争很激烈,我是这样讲,中标的可能是好作品,也可能不一定好作品,不中标的也不一定是坏作品。
  张恒:就像刚才您的这个聂耳作品?
  邢同和:我觉得就是,我们还是看各种因素决定,但是有一个,建筑师的责任,建筑师的良心,要求我是追求什么,我这是坚定不移的。我觉得我是在为人做,为人类服务,为我们的祖国民族在服务,我就在这个上面去努力做,这个是坚定的,我不要为了我的成败,我是为这个创作。

  建筑之根——张恒专访建筑师邢同和(下)2002年12月7日星期六

  在上海浦东,与东方明珠塔并肩屹立着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他是美国SOM公司设计的,建筑师邢同和担任了这栋八十八层高楼的中方顾问设计主持。美方设计负责人说,金茂大厦最后采用宝塔式外型是与邢同和的建议与支持分不开的。而邢同和认为建造在中国上海的金茂大厦仅有先进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中国的文化交融在里面。
  张恒:今天我们看起来应该它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技术结合的一个非常完美的一个作品了,看上去既有现代感,但是又像一个宝塔,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看,我看它更像一个雨后春笋一样。
  邢同和:这个可以有一种寓意、联想,不要很具象,它可以想象,但是它的韵律,中国塔的韵律,它是利用了。从上海城市的传统来讲也有个特点,我们叫海派城市,所谓海派,海派我理解是我们能够兼蓄古今中外的,兼而有之都可以用,我觉得我们发展是新的一个波上去,新一个台阶上,怎么样把东西方交融起来。
  张恒:今天我们看到,就上海市现在已经建成的这些建筑当中,应该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现代的气息很浓,相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因素在里面,相对的是少了一点,您觉得是这样吗?
  邢同和:我们讲就是一个高层上来,那肯定都是现代为主的,但是从上海整个感受,为什么你觉得现代还是能够过得过去。因为我们还容纳了下面一片是传统的,所以你看这个周围很舒服的,就是你看到很多红的、黑的、青瓦、红瓦,那种大面积的绿化当中,一些上海传统这些房子,然后出了很多很多个高层的轮廓线的高层,那么这已经是一种自然的交融。如果产生的一个把这些红的、黑的都去光了,全是变成这个了,我想这不是上海了。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城市空间、城市环境、城市文化怎么样做到有序的,给你把握住这个分寸,上海现在下一步走的路就是走这个路。
  张恒:这也是您这一段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吗?
  邢同和:对,我想的比较多的就是说通过上海大发展以后的反思,反思就是说,我们把城市的基点,城市的根、城市的原来文化,建筑文化的底蕴能不能在现代建筑城市大发展当中,能够把它强化起来能够把它体现出来,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地平线上出现的新城,它是原来上海城市的发展,是上海这样老城的生机蓬勃的发展。
  张恒:刚才我注意到您的话里提到一个根,那么您觉得上海的根是什么?
  邢同和:上海的根就是上海原来的一些建筑文脉,上海的地域的文化,这是一个根。比如说我们有叫亭子间里面的文化,我们石库门文化里面还有一个亭子间文化,就是上海做的东西是很精巧的,上海是小中见大,上海这里面能够做得很美,空间也是很节约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就是这种文化,而且邻里关系,这些关系都很亲和。我们希望我们的将来居住也好,我们的文化生活也好,能够把这些东西,能够融进去,而不是全部变成平地上盖起了一大片楼房。
  邢同和在上海土生土长,从小就受到石库门文化的熏陶,在他的很多建筑作品里我们都能发现海派文化的影子。近十年他更是自觉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文化建筑的创作设计之中,仅这几年他设计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就不下十座。
  张恒:说到根,您对根的理解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上海博物馆?
  邢同和:对,我主要是想放一点文化的东西在这个建筑物上,天圆地方,首先是这个天圆地方,然后有一点纹饰,像很多设施全是现代的。但是它的形状它的有些文化的内涵,包括里面的细部、花色是中国的,在某些花纹上面我是用了一些唐代的、商代的那些东西抽象出来。一个建筑它如果说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话,它必须要有文化的根,它不是一个建筑的一个盒子,一个构体,一个构造结构的方盒子,而是它充满着文化,这个建筑才会留得住。你现在我们像保护一个好的石库门房子,就因为这个石库门里有文化我们才把这个房子保护,如果它没有这个文化这房子早就拆掉了。
  张恒:就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的,有的四合院我们要保护它,其实它是里面蕴含了文化的。
  邢同和:而这种文化是能够在里面体现到的,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这个根里面还要注意一个城市文化的品位。并不等于你是克隆了很多老建筑才高,问题是你怎么样使这些老建筑保护好,发挥它的生命活力,同时在新建筑的建设过程当中又是交融。这个演变是一种什么,就是我觉得一种很宝贵的,而且是无止境的,很有生命力的演变,它产生了很多可以说是新的艺术,新的建筑艺术。你过了100年再来看这段历史很丰沉、丰厚,底蕴很好,就是你这个时候加工做了这个事情。
  张恒:现在我们看到上海充满这一片,这种现代气息的情况下,怎么样能够保持住,您觉得难吗?
  邢同和:难才有挑战,是有一定挑战性,但是我觉得这个难就是逼着我们必须走这个路。现在全世界做建筑技术,美国建筑师、德国建筑师都在世界上打开了,将来我们中国建筑师能够打出去,现在还没有打出去。那这样问题是你这个根在哪里,每个国家、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有地域的文化,这不能丢掉,而且这个发挥不是今天你再来造的问题,你就里面来吸收,所以根不是说,你是里面吸收,它已经长了这么多了。
  这是2002年2月开工的上海青溥博物馆工地,青溥博物馆是邢同和设计的又一文化建筑。邢同和认为这栋位于上海市郊的博物馆,外型看上去要比上海博物馆更现代一些,但它的设计灵感却来自江南水乡文化。会让人联想到一朵水莲花盛开在青浦。在邢同和看来,找到了建筑的文化之根,建筑就象一棵树有了生命。
  张恒:我们探讨了很长时间这个根的问题,您的一个很重要的建筑理念,就是说您认为建筑它是一棵有根有生命力的树?
  邢同和:我是比喻,我比喻建筑是一棵有根有生命力的树,有生命的树它有生命在哪里,它是不断地进步的,不断地创新的。但是这个生命力必须有根的,有滋养的,那根就是你的文化,这个枝繁叶茂靠什么,靠技术,靠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的技术。如果说一个孤立的建筑它是一棵树的话,那么今天作为一个,整个一个城市来讲,它其实需要很多很多这样的树,它就成一个森林、大公园啊。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