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论 前 沿

   名 城 专 家

   研 究 花 絮

   名 城 保 护
梁思成
发表日期:2009/1/20 13:44:57   阅读:2944次

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
著名的建筑学家
建筑史学家
建筑教育家

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
胜利后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
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解放后一些建筑组织的倡导者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于日本,19l5年~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l94l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ll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l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生平:
1901.4.20 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
1915-1923 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肆业
1928-1931 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 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1945 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 美国耶鲁大学兼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
1948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72.1.9 逝世于北京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梁思成]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于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可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Historical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color),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方面之凋蔽,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的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中国金石书画素得士大夫之重视。各朝代对它们的爱护欣赏,并不在于文章诗词之下,实为吾国文化精神悠久不断之原因。独是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其艺术表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师承及演变之结果。这个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建筑情形相似。这些无名匠师,虽在实物上为世界留下许多伟大奇迹,在理论上却未为自己或其创造留下解析或夸耀。因此一个时代过去,另一时代继起,多因主观上失掉兴趣,便将前代伟创加以摧毁,或同于摧毁之改造。亦因此,我国各代素无客观鉴赏前人建筑之习惯。在隋唐建设之际,没有对秦汉旧物加以重视或保护。北宋之对唐建,明清之对宋元遗构,亦未加珍惜。重建古建,均以本时代手法,擅易其形式内容,不为古物原来面目着想。寺观均在名义上,保留其创始时代,其中殿宇实物,则多任意改观。这倾向与书画仿古之风大不相同,实足注意。自清末以后突来西式建筑之风,不但古物寿命更无保障,连整个城市,都受打击了。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十九世纪以前,古代艺术的破坏,也是常事。幸存的多赖偶然的命运或工料之坚固。十九世纪中,艺术考古之风大炽,对任何时代及民族的艺术才有客观价值的研讨。保存古物之觉悟即由此而生。即如此次大战,盟国前线部队多附有专家,随军担任保护沦陷区或敌国古建筑之责。我国现时尚在毁弃旧物动态中,自然还未到他们冷静回顾的阶段。保护国内建筑及其附艺如雕刻壁画均须萌芽于社会人士客观的鉴赏,所以艺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西洋各国在文艺复兴以后,对于建筑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觉的创造阶段。他们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各国创立实地调查学院,他们颁发研究建筑的旅行奖金,他们有美术馆博物馆的设备,又保护历史性的建筑物任人参观,派专家负责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筑创造,同他们其它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或文学,并无二致,都是合理解与经验,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现的。


我国今后新表现的趋势又若何呢?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薰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西洋各国在文艺复兴以后,对于建筑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觉的创造阶段。他们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各国创立实地调查学院,他们颁发研究建筑的旅行奖金,他们有美术馆博物馆的设备,又保护历史性的建筑物任人参观,派专家负责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筑创造,同他们其它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或文学,并无二致,都是合理解与经验,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现的。


我国今后新表现的趋势又若何呢?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薰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同样的必须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由有学识,有专门技术的建筑师,担任指导,则在科学结构上有若干属于艺术范围的处置必有一种特殊的表现。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他们会用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矩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


但因为最近建筑工程的进步,在最清醒的建筑理论立场上看来,“宫殿式”的结构已不合于近代科学及艺术的理想。“宫殿式”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建筑师想保留壮丽的琉璃屋瓦,更以新材料及技术将中国大殿轮廓约略模仿出来。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官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模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在细项上窗子的比例多半属于西洋系统,大门栏杆又多模仿国粹。它是东西制度的勉强的凑合,这两制度又大都属于过去的时代。它最像欧美所曾盛行的“仿古”建筑(Periodarchitecture)。因为糜费侈大,它不常适用于中国一般经济情形,所以也不能普遍。有一些“宫殿式”的尝试,在艺术上的失败可拿文章来比喻。它们犯的是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形式为部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方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必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验,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

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或钢铁,都同样的可能创造有特殊富于风格趣味的建筑。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在这样的期待中,我们所应做的准备当然是尽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参考的资料。

以测量给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纪录是必须速做的。因为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象在竞赛。多多采访实例,一方面可以作学术的研究,一方面也可以促社会保护。研究中还有一步不可少的工作,便是明了传统营造技术上的法则。这好比是欣赏一国的文学之前,先学会那一国的文字及其方法结构一样需要。所以中国现存仅有的几部术书,如宋李诫《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乃至坊间通行的鲁班经等等,都必须有人能明晰的用现代图解译释内中工程的要素及名称,给许多研究者以方便。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作品目录]
发表论文: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1期,1932.3
《蓟县独乐寺山门考》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寺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4
《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赵县大石桥》 营造学社汇刊5卷1期,1934.3
《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 1934
《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5卷3期,1935.3
《清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 (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文荫、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6卷1期,1935.9
《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 营造学社汇刊6卷2期,1935.12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二)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拱(元明清)》 营造学社特刊,1935.12
《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945
《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 为美国百科全书作, 1946
《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 1951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文物2卷5期,1952.21
《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文物,1953.(10)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报,1954.(1)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江合写) 建筑学报,1954.(2)
《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 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 建筑学报,1961.(7)
《中国的佛教建筑》 清华大学学报,1961
《广西容县武真阁的杠杆结构》 建筑学报,1962.(7)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文物,1963.(7)
《日本唐招提寺与中国唐代建筑》 鉴真纪念集,1963

出版著作:

《营造法式注释(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MIT PRESS,U.S.A,1984
《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图说中国建筑史》 都市改革派出版社(台湾),1991

发表论文: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1期,1932.3
《蓟县独乐寺山门考》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寺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4
《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赵县大石桥》 营造学社汇刊5卷1期,1934.3
《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 1934
《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5卷3期,1935.3
《清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 (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文荫、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6卷1期,1935.9
《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 营造学社汇刊6卷2期,1935.12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二)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拱(元明清)》 营造学社特刊,1935.12
《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945
《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 为美国百科全书作, 1946
《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 1951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文物2卷5期,1952.21
《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文物,1953.(10)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报,1954.(1)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江合写) 建筑学报,1954.(2)
《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 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 建筑学报,1961.(7)
《中国的佛教建筑》 清华大学学报,1961
《广西容县武真阁的杠杆结构》 建筑学报,1962.(7)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文物,1963.(7)
《日本唐招提寺与中国唐代建筑》 鉴真纪念集,1963

出版著作:

《营造法式注释(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MIT PRESS,U.S.A,1984
《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图说中国建筑史》 都市改革派出版社(台湾),1991

   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同中国名城论坛一致!
   用户名:              密  码: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广告  |   
中国名城杂志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14-87329599 传真:0514-87329540
E-Mail: y7329540@126.com MSN:cac7329540@msn.cn QQ:790218011
创办:国家名城委 支持: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苏ICP备11031791号-1